在不经意间,人们或许会发现身上红痣悄然增多,它们如点点朱砂,在肌肤上逐渐“蔓延”。红痣数量越来越多,究竟是岁月留下的无害印记,还是身体内部健康亮起的红灯?这背后藏着诸多秘密。
生理性“小插曲”
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机能悄然变化,红痣增多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这主要与皮肤老化有关,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逐渐减少、断裂,血管壁变薄,局部血液循环出现微小障碍,血液在局部淤积,就容易形成红痣,医学上称为樱桃状血管瘤。它多见于中老年人,好发于躯干、四肢,呈鲜红色或樱桃色,直径多在1-5毫米,按压可褪色,松开后恢复原状。这类红痣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,只是身体衰老进程中的“小插曲”,无需过度担忧。
此外,女性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,雌激素、孕激素等分泌增加,可能刺激毛细血管扩张、增生,导致红痣数量增多。分娩后,随着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,部分红痣可能会自行消退。
病理因素“暗藏玄机”
若红痣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多,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则需警惕病理因素。肝脏疾病是常见诱因之一,当肝脏功能受损,如患有肝硬化、慢性肝炎等,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,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,会刺激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,从而引发蜘蛛痣。蜘蛛痣形似蜘蛛,中间有一个小红点,周围有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,按压中心红点时,整个痣会消失,松开后又恢复。它的出现提示肝脏可能存在病变,需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、肝脏超声等检查。
内分泌失调也是红痣增多的“幕后黑手”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、熬夜、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,会打乱体内激素平衡,导致内分泌紊乱。内分泌系统“乱了套”,可能使血管异常扩张、增生,进而出现红痣增多的情况。这类患者还可能伴有月经不调、情绪波动大、失眠等症状。
应对有方,守护健康
面对红痣增多,若为生理性因素,无需特殊治疗,但要注意日常皮肤护理,避免搔抓、摩擦红痣部位,以防破损感染。若怀疑是病理因素导致,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。例如,肝脏疾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,改善肝功能;内分泌失调患者则需调整生活方式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调节治疗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红痣增多并非小事,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。我们应关注身体变化,以科学的态度对待,及时揪出潜在病因,守护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