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色糠疹,作为一种常见却常被误解的皮肤病,常以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片出现在儿童及青少年面部、颈部、肩部等部位,表面覆有细糠状白屑,虽无强烈不适感,却因影响美观而备受关注。那么,白色糠疹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让我们深入探寻其背后的“元凶”。
皮肤干燥:保湿防线“失守”
皮肤是人体较大的器官,也是抵御外界刺激的一道防线。当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时,这层防线便会“漏洞百出”。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,皮脂腺发育尚未完善,锁水能力相对较弱。在干燥的季节,如秋冬,或长时间处于空调房、暖气房等干燥环境中,皮肤水分蒸发加快,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,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表皮角质层细胞排列紊乱,代谢异常,就容易引发白色糠疹。此外,频繁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洗脸、洗澡,过度清洁去除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,也会加剧皮肤干燥,增加患病风险。
营养不良:身体“能量库”告急
营养摄入不均衡,就像为身体这座“大厦”提供的建筑材料不足或质量不佳,会影响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正常运转,皮肤也不例外。维生素A、B族维生素、锌等营养素在皮肤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维生素A参与皮肤黏膜的修复与更新,缺乏时会导致皮肤干燥、角化异常;B族维生素对维持皮肤正常代谢至关重要,缺乏可能引发皮肤炎症;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,参与皮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,缺锌会使皮肤抵抗力下降,容易受到外界刺激。儿童若存在挑食、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,导致这些营养素摄入不足,就可能诱发白色糠疹。
日光照射:紫外线“暗藏杀机”
适当的日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,促进钙吸收,但过度或不当的日光照射却可能成为皮肤的“杀手”。紫外线会损伤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,破坏皮肤屏障,导致皮肤炎症反应。儿童皮肤娇嫩,对紫外线的耐受性较差,在夏季阳光强烈时,若未做好防晒措施,长时间暴露在户外,皮肤受到紫外线过度刺激,就容易引发白色糠疹。而且,紫外线照射还可能加重已有的皮肤问题,使病情迁延不愈。
肠道寄生虫:体内“小捣蛋”作祟
虽然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,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有所下降,但在一些卫生习惯不佳或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,它仍是白色糠疹的可能诱因之一。某些肠道寄生虫,如蛔虫,在体内寄生时会分泌毒素,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,导致营养不良,进而引发皮肤问题。此外,寄生虫感染还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,诱发皮肤炎症反应,出现白色糠疹样皮损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白色糠疹的发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、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了解这些诱因,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,如保持皮肤清洁湿润、均衡饮食、做好防晒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,为皮肤健康筑牢防线。